544.满清与西域(求订阅,求月票、推荐票,求收藏)-《明末之兴汉》


    第(2/3)页

    说到饲养牲畜,无论是自然条件还是技术,汉人比起牧民们还是要差一些。既然自己生产的无法满足需求,帮助牧民扩大生产就成为现实的选择。

    从结果来说这个做法还是效果非常明显的。

    大华得到了各种草原物资,牧民们的生活水平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提高,生产积极性也大大增加。

    而且通过这种产业链的连接,牧民们被深深的捆绑在了大华的战车上,再也离不开,也不想离开了。

    在牧民们尝到了被大华统治的甜头,再想让他们重回以前的生活比杀了他们还难受。

    为了保护现在的生活,这些牧民们抵抗起原来的部落比大华还要坚决。谁要是想夺走他们的牲畜和牧场,必须从他们的尸体上跨过去才行。

    有恒产者才有恒心。

    大华在归附牧民中的号召力无比强大,只要告诉他们需要抵抗满清和大部落的进攻,这些牧民们表现得无比积极和英勇。

    什么同胞之情、族群之别,在现实的利益面前通通都是浮云。

    谁能给他们更好的生活,这些牧民们就为谁效力。

    当然,仅仅是在边境上“圈养”牧民依然无法满足大华的需求,大华的最终目的是将整个草原都变成大华的原材料基地。

    所以大华开始在草原上修路和建立定居点,以此来逐步将自己的势力范围向草原深处扩张。

    这种蚕食是大规模和有计划的,基本上路修到哪里、定居点建到哪里,那里的牧民就会慢慢向大华靠拢,逐渐脱离满清和部落头人的控制。

    大华控制草原与以往朝代最大的不同就是可以从草原源源不断的获取利益,也为持续的投入扩张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钢筋水泥在征服草原的过程中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建成的水泥路和水泥城堡使得满清和大部落想要破坏都困难重重,更不用说攻陷了。

    一个一百多人坚守的城堡足以硬抗上万人的骑兵攻击而不会在短期内陷落,足以支撑到援兵的到来。

    满清和草原上的大部落也组织过几次大的会战,想要将大华伸向草原的魔掌斩断。

    可惜在大华已经强大起来的骑兵部队和火器面前,无疑输得一塌涂地。

    在大华强大的实力和更得人心的策略面前,草原早已是大华的囊中之物。

    在大华不断的打击之下,满清的势力范围不断后退,直到退居西域。

    华夏历史上评价一个王朝是否强盛,能否控制西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西域无论从战略位置还是实际需要,鲁若麟都不会让其脱离大华的掌控。

    虽然现在海运贸易繁荣,全球航线也已经建立,但是并不代表古老的丝绸之路就没有价值。

    作为东西亚交汇的节点,西域是华夏抵御和开拓西亚的最前线。

    西域本土没有一个统一的强大势力,满清凭借自身实力,在进入西域的第一时间就站稳了脚跟。

    只是西域人与满清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种,想要短时间内融合在一起是不可能的。所以满清在西域的统治并不牢固,完全是凭借武力震慑着西域各族。

    为了维持自身庞大的钱粮消耗,满清对草原和西域各族的盘剥可谓下手极狠,早就引起了各族人民的不满。不是没有人试图反抗,但是在满清强大的武力面前全都飞灰湮灭了。

    既然自身无法对抗满清,自然不乏头脑灵活的人找大华寻求帮助。

    以前大华的精力主要放在统一国内并整顿内部上,实在没有多的精力为西域人提供帮助,最多给西域人一些武器装备上的援助,算是将这条线维持住。
    第(2/3)页